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的

点赞:29927 浏览:1341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校校园文化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而校园文化具有凝聚、规范、导向、激励、创新的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特殊的价值.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关注时代和社会、不断提高思想文化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必须植根于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启迪和陶冶学生的行为品格.

关 键 词 高校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1校园文化的含义

首先,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集精神、理念、校风、学风、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于一体的结晶;其次,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们的价值判断;第三,校园文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最有利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1.2校园文化的特征

第一,文化追求的深度性.校园文化总是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时尚、潮流的影响,校园人必须正确辨别各种文化冲击,根据时怎么发表展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运作机制,才能永葆健康的文化活力,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时尚与潮流.校园文化的深度追求,实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形象的缩影;第二,信息价值的转换性.文化价值的存在与表现主要是一种信息价值,在校园里,汇聚和流动着最有用的文化信息.学校教育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的输出、输入、过滤、检测,是校园文化信息处理的核心工作;第三,文化活动、文化成果的创造性和表演性.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创造能力,也不再是枯燥地受制于死板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通过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提高、突破,拓展了学生的心灵空间和精神空间;第四,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成果具有立体的、广泛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人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情操、价值观念、性格心理、专业素质、健康体魄的全面培养.

2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分析

2.1导向作用

从文化价值导向看,校园文化是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形中在思想、心理素质、行动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对现在的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个体精神、心灵、性格塑造.从政治导向看,校园的文化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如举办各种社团活动,组织马列学习小组,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专业导向看,理、工、农、医、师等院校,由于其专业性质各不相同,已形成了各具专业特色的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向特有的专业方向.

2.2继承作用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至今仍在发生作用的诸如教育观念、道德观念、教育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校园文化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文化要素,但它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为一批批的学生所继承和弘扬.校园文化的继承作用,使学校的优秀精神得以延续,对学校发展产生历久弥坚的影响.

2.3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吸引和团结校内所有成员,并通过唤起和激发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情感而把校园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内建立起高度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并达成和学校目标的共识和追求.这种共识和追求有利于排斥任何有悖于校园精神的离心情绪,形成校园主体共同特有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增强校园凝聚力.

2.4调节作用

单纯的专业知识的教与学,既紧张忙碌又枯燥乏味,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具有娱乐性.因而,参加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最佳调节活动.此外由于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不同专业、不同流派、不同学术特点的师生,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彼此交流,取长神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面得以增长,自己知识结构得以调节.

3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校园文化发挥的与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3.1.1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不平衡

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较明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在校区建设中,一味地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致使新校区的建筑与旧校区的文化积淀相脱节.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物质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而且,新校区大多地处郊区,与外界相对隔绝,校园文化易出现边缘化倾向.很多学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隐含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彰现,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3.1.2传统文化观念和多元文化观念冲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确立,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突显出来,这种变化必然会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有所反映,因此,价值观的多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在高校有所反映,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看到,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高化建设的主力军,但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

3.2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作用过程中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第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第三,高校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4.1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依据“以德治校,特色立校”的整体思路,构建“高品位,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在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融会现代教育理念,体现具有时代气息的管理思想;整体把握,分块规划,大胆创新,精心部署,分步到位,最终形成集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结构;全方位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

4.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2.1教育性原则

“百行以德为首”.“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首先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自觉成才,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强烈热情.

4.2.2科学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基本认同的就实施,有争议的就缓办,各种设施和活动要经得起历史的验证.

4.2.3艺术性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营造的氛围等,处处获得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阳春葱笼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校园景点安排,力求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的文化活动的安排要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纯化.

4.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德育作用的对策

4.2.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特色性,重点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自主办学的趋势不断加强,彰显特色成为当前很多学校的迫切需要,特色校园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定的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特定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追求和办学理念,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更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对全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而提高大学的社会声誉.各高校只有在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上下功夫,才能扬长避短,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确立学校良好的形象.如学校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领导水平、师资队伍和科研水平等学校独特的礼节、仪式、传统、习惯以及学校的校徽、校歌、建筑、校园环境等符号标志等.其次应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另外,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她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对大学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各高校要通过不断的总结提炼,提出自己的大学精神来引领广大师生员工朝着建设本校特色校园文化而奋进.

4.2.2优秀传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精华来滋润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继承和重塑大学精神,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继承和重塑大学精神任务艰巨,这就需要高校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域外文化的精华.我国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无价的民族财富.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养分,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应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开放的,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兼收,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并蓄,除了校内人员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现代人更要好好研究外国教育发展史上优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大学的定位和发展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加以借鉴.总之,借鉴传统文化和域外文化的精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精神,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

4.2.3运用校园网络,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建设阵地

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崭新载体,网络使学校校园文化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相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法,互联网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并且正在逐步地改变着学校的多种工作方式.按照网络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抢占校园网络文化阵地,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校园文化网络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全面规划,统筹实施.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规范上网行为,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富于时代特色且贴近师生生活的网上文化,不断拓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同时,要健全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校园网和论坛的监管工作,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队伍,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以网络为平台与学生交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运用能力,能够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能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学生思想问题及时提供有效帮助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另外,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逐步普及,我们相信今后的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将发生质和量的巨变.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4.2.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全面性,加强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

全面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指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及各种校园文化表现形式的协调发展,同时更应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除了在校园建筑方面下功夫外,更要重视校园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及校风、学风,校园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其次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来说,也应是全面的、广泛的,应充分调动作为学校主导的教师和作为主体的学生、学校管理者和其他的校园常住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社区文化”.如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如何必然会直接放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可能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轨迹.这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怎样把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社会,与整个社会文化同呼吸;怎样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先进作用,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向高层次、高文明发展.校园文化不同于其它文化,它具有知识密集性、思维活跃性和高层次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既要让校园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又要“严防死守”,保持校园文化的独特性,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