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的“地沟油”

点赞:24952 浏览:1170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有人对一位著名作家的日记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增删以后,再予以公开发表.此种做法,完全颠覆了我对“私人日记”这种文章体裁一贯的看法.按照我此前拥有的一点小常识,所谓“日记”就是记流水账.严谨一些的解释可见《现代汉语词典》第1069页:“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这种“记”肯定容不得任何虚构和“艺术加工”.正因为这样,除了少数篇章和段落以外,一般的日记是很难“引人入胜”的,无法归入“文学作品”.即使是中国现代头号文学家鲁迅的《日记》也是如此:“(1926年3月)十八日晴.上午寄小峰信.下午有麟来并赠糖食三种.夜鲁豢来,得秋芳信.”你说这是不是“味同嚼蜡”?但它的价值在于“真实”,是极其重要的史料,和文学里的“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莎菲女士日记》 等等)完全两码事.就像成年人喜欢,小孩子喜欢葫芦,各有各存在的“理由”,说不出哪个高哪个低.只是我完全无法想象“私人日记”也可以经过随心所欲的改动后再出版发表,某年某月某日“我今天被张三打了两巴掌”可以改成“我今天打了张三两巴掌”!鄙人没有“与时俱进”,不晓得“日记”已经进化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不容改动的,仍叫“日记”.另一类则可以根据需要“随便改”.如何称呼这类被人动了手脚的“日记”,现在好像还没看到一个恰当的名称.

说了这么多,干脆挑明了,上述“著名作家”就是丁玲,被改动了的就是她生前写的日记.擅自改动者自述改动的理由是:“至于丁玲四十年代的日记,因为要出版的时候她已经去世,没办法和她商量,只得我独自替她改.”这个理由多么有趣,似乎日记的作者如果在世,也还是要改,只是不由他一人操办罢了.这位好心的先生检测如只是改动一些标点符号,或过于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虽然也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但勉强还能接受.遗憾的是他绝不甘于这样的“小修小补”,而是做了一些“大手术”,居然“改”出了伟大领袖没有说的话,把领袖批评茅盾的作品“不能卒读”直接删去,还把丁玲对郭沫若文章的看法“郭文组织较差”改成是出自领袖之口.其“胆子”之大,想象之丰富,我自愧远远不如.只是丁玲的“日记”经这么一改动,“文学性”仍然没有,其作为“史料”的可信度却大受影响,两头都不落好,还有多少价值可言?


于是忍不住要比较一下近年公开问世的《日记》.这个人一生的作为,与丁玲女士相比孰高孰低,这里不必赘言.他们的日记如果作为史料,其学术价值在学者们看来本应该是平等的.1975年在台湾去世,其日记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经过整理后,已经于2006年3月向全世界开放,“无论哪个国籍,文化程度怎样,只要凭有效,登记后都可以借阅”.与丁玲日记命运相同的是,日记的整理者宋曹璇也是日记作者的亲属(宋美龄弟弟宋子安的儿媳).不同的就不同得很了,宋曹璇遵守了胡佛研究院的严格规定,对日记的“原文件不能删,也不能销毁”,当然就更无法“创作”以至于“张冠李戴”了.惟一允许的是对于某些不宜公开的个人隐私之类可以“遮掉”,“但所有过滤掉的东西只是暂时性的,到了2035年仍会全部公开”.因为有“全部公开”的压力,我相信只有最愚蠢的整理者才会在里头大做手脚.

如果我是一位历史学家,要搞研究写论文,那肯定明白与其看真真检测检测的“丁玲日记”,还不如看原汁原味的“日记”更叫人放心.比如,万一有学者根据不大可靠的“丁玲日记”而宣称伟大领袖认为郭沫若的作品水平不高,洋洋洒洒大发一通议论,一旦后来有了另外的证据证明此说法不准确,毛、郭二位的后人打起官司来,带来的麻烦那就很难说是大还是小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已经两次前往斯坦福大学“亲自阅读”了日记,前一次“细读了两个月”之久.根据这位“目前公认的研究最权威者” 的看法,“我认为日记是可靠的”.这显然指该日记“原汁原味”,整理者没有进行“创作”.至于本人当年在写日记的时候作没作检测,有没有“创作”,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杨天石认为“蒋的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但“真实不等于正确,也不等于全面”,这说得很到位.以1927年发动的“四一二事变”为例,“怎么策划,怎么交代给白崇禧,他都没有记载”,这便是专家认为的“不全面”.其实我们现在看来,这并不难理解,起码有两个原因使有意缺失了这一“记”:一来,这是一个“阴谋”,其手法并不光彩,他不想为后人所知;二来,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机密,如果写成文字,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干脆一字不写.

史学界的“地沟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斯坦福大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从科学研究着眼,“不正确”乃至“不全面”肯定是“缺点”.但与“张冠李戴”和“胡编乱造”相比,这二者远不在一个档次,性质大不同.被人“创作”了的“丁玲日记”1993年发表以后,丁玲与前夫胡也频的儿子蒋祖林发表文章,指出所谓的丁玲日记“与原稿不符”,并说明“原稿现存我处”.然而,自那以后十几年的日子过去了,批评的尽管批评,被批评者却至今不道一个“歉”字,更不用说什么“严肃处理”了.现在都说检测冒伪劣猖獗,从日用百货到生产资料,从个人档案到“先 进模范”,到处可见“检测”风劲吹.史学界的这种“检测日记”,当仁不让也算是其中一种,形同餐馆里的地沟油.我虽无可奈何,无力“处理”,但为之做个“广告”,提醒大家注意,总还是可以的.

题图/后天“缝补”/佚名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