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结题报告

点赞:14261 浏览:594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基础教育新课改已在全国各地掀起,如何全面有效实施、并在教学的课堂中全面体现课改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本小组结合物理教学实际,确定从初中物理人教版的具体内容以“物理教学的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作为标本,找出突破口,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新课改 教学原则 课堂引入 策略研究

【注】重庆市巫山县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立项编号:20120016.课题名称: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该课题被重庆市巫山县教育委员会、教育学会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负责人:廖文浩.主研:廖文浩 李正文 骆志峰 罗先太 廖相伐 杨小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46-02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目前基础教育已特别强调加大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无论是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当尽快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次、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体现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高.认真反思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关注:

《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结题报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课改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可在现实的教学中,理论的大量灌输,使得教学效果低下.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迫切需要有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

2.由于初中学生是普九,学生成绩基础较差、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单纯依靠随意的课堂引入讲授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法使他们快速地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犹如一个表演艺术家、各个教学环节,都必须有精湛的表演艺术,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至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如何去深入研究致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一个教师若没有构建好各教学环节,哪来好的教学课堂?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构建好各个教学环节,自古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说明万事开头的重要性!因此,对新课程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从各个教学的基本环节着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步骤、过程及具体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时间资源有限,空间资源狭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全面充分地开发.如何解决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精湛的教学艺术,如何构建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巧妙的课堂引入环节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新课程目标

1.课堂教学环节的内涵和特点

教师课堂教学的环节一般由课堂引入、新课讲授、知识应用(课堂练习与应用举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堂板书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构成.很明显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来自于各个环节的合理设计和展示,教师在一堂教学过程中.有好的课堂引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思维习惯,自主获得知识与构建知识体系,落实学习过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与常规教学的区别

教学时教师在备课时一般也考虑了引入等各个环节,但本课题是旨在具体教学时单一对某一个细小环节进行重点研究,对整个初中需要学习的各章节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分别采取何种科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应用时有章可循,更为注重的是细小环节的优化,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反映的理念也就不同.


3.教学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抓手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要求教学过程是互动的.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会怎样学习,怎样才能弄清一堂课的知识.由于课堂引入从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的“学”出发,是为学生的“学”怎么写作的.因此关于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是对比试验,二.6、三.6与二.7、三.7以物理学科作为标本,进行为期一年的时间进行具体研究,总结规律、找出特点使其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便于操作.

4.“课堂引入的策略”设计

教学中课堂引入如何设计、应用何种策略,如何构建好各个细小环节从而让课堂是一堂成功的课以及达到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引入进行精心地设计,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根据所学习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从促进主动构建达到优化这一环节,这一角度来进行设计,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二)关于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方法

我们所设计的“课堂引入的策略”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引入法、实验引入法、复习引入法、文娱互动引入法、资料引入法、直接引入法、其具体表现在:

问题引入法

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的幼小心灵里是一个谜底,教师提出问题后会激发学生的求知,从而引入新课,这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并通过课件进行讲解,教师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互动、富有启发性,这样的教学方法遵循了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避免了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实验引入法

在新课讲授之前,准备好器材,让学生通过教师演示的实验,创设情景,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从而引入新课.这样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感到知识学有所用,必须学,这样在教学上也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 复习引入法

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用于对基本生物知识的具体运用的新课教学,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运用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这种教学方法实质上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从而又遵循了“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

文娱互动引入法

即通过文化娱乐的形式,如游戏、迷语、诗歌、对联挂图、比赛、等形式引入新课.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课堂获得极大的兴趣,使得气氛活跃,娱乐于学、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尝到学习的乐趣,文娱引入法一般用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的引课,在上课开始时教师巧妙地设下有关的问题和悬念,并通过文娱互动活动为解决这些困惑的问题而埋下伏笔,教师所设计的互动问题娱乐形式要来自于生活,来自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现象,充分联系实际,所列举的事例具有趣味性.使其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乐在其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这样又遵循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学生经过讨论、阅读教材并运用以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点评使学生容易接受,这样从理念上遵循了教学中的“可接受性原则”.

资料引入法

即用各种资料(如科学发明发现史,科学家轶事、故事、科学幽默等),通过巧妙的编排、选择引入新课.这种引课方式具有真实、可靠、生动有趣等特点.通过引入科学史上的有关资料,能从中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从中学习到科学家们那种为真理、为科学忘我的追求而献身的精神.一般是用于比较抽象的单元教学的开头,使学生通过史料对这个单元知识的产生、发展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因而从心理上和思路上降低了单元教学的难度.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幽默引课,在一定程度上讲更适宜初中的物理课的教学,因为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她的每一点知识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大量实验,而有很多科学家、很多实验都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这能打动初中生的好奇心,通过故事情节造成悬念,可使他们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直接引入法

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直接引入法最简单容易,但引入效果一般都不好.它不能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因为所提出的新课题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使学生感到茫然,不能集中思维和注意,缺乏学习的心向.经常用此法引入,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此法.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从教学生“学会”到学生“会学”是教学上质的飞跃.而这“渔之技,学之法”不能单靠灌输获得,必须教师多方设法引导和互动,使学生“自求而得之”.陈旧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精力基本倾注于“讲深,讲透”,力求把学生“教会”,而我们对物理课堂的引入讲究的是策略、 所强调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重头戏”是提出问题和引导探索讨论.问题要能体现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价值,要提得适时适宜,紧扣教学目标,紧扣日常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情实现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力求促进学生人人成功,这样在教学方法上又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

(三)步骤及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3月,确定课题,组建课题小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2.研究实施阶段: 3月―5月,研究实施第一阶段,研究课题开题,实施研究计划.分工合作研究课题;集中讨论研究结果,并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集中研讨,提出设想,并讨论其可行性.

主要采取措施:积极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关于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的具体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案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来;同时不断改进完善,使其能够更适合于我们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予以纠正.6月,阶段性小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在集中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修订后期实施方案并撰写报告及论文.9月-10月,研究实施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是研究能得以顺利进行,为课题顺利结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题鉴定阶段:11月底,课题总结.对各种培养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分类汇总,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申请结题,使研究成果得到认可,并能在全校得到应用和推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实施关于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的策略”近一年,从教学效果来看,可以说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变化大

通过堂引入的策略使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积极性很高.我们设计的引入方法,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模块考试和教研室质量检测考试中,更是发挥了引领作用,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学科能力的培养上,知识的落实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有好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原本不太喜欢上课的学生也开始喜欢了,他们说:“原来以为很难学,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作业我们也能独立做出来.上课挺有意思的.”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研究能力也得到提高.

2.教师素质的提高

以“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的具体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实施课堂引入优化为抓手,深化新课改“这一探索,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现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随时可见.正真的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提升,可谓是教学相长.

3.课堂教学效率高 在实施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的教学中,由于增加了科技含量、知识容量和学生的思维量,讲练结合,正确处理了学生“减负”与效果矛盾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学习能力,使教学有条不紊,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精神.此外在实施优化课堂引入的过程中,学习成果和评价形式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更注重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课堂引入的优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能讲求课堂实效性.但在有一些章节的知识教学中教师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因为他们确实可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去引入,但到底该用哪种方法效果更佳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来进一步检验.

2.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的运用要与教学管理挂钩,课堂引入的优化的用只有与教学管理挂钩,才能发挥学的真正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自觉形式有差异的,使用引入优化环节教师随时要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在课堂上师生交流之中,或者生生交流之中,而且评价要及时.

3.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能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能与老师互动、完成好教学目标.

对教师的要求:要课堂引入恰到好处,不做无用功.每节课采取的何种方法引入必须整理记录.当然,关于对新课改下“课堂引入的策略研究有待于深化和拓展,而我们的课堂引入优化环节教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让它更完善.

作者简介:

廖文浩:毕业于西南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任教美术、物理教学工作,近几年所负责的课题研究多次获县教育委员会、教育学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所撰写论文在国家一级教育期刊《现代阅读》201302期上刊发.

廖相伐: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五级岗位,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篇.所撰写论文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2004年经层层筛选所撰写论文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所撰写科研论文曾被人民大学资料收集室.

李正文:骡坪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一级,市级历史骨干教师.市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罗先太:办公室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所撰写论文获县一等奖,曾多次在县教育学会组织的基础教育创新论坛上获一二等奖.

骆志峰:教导主任,中学一级、市级物理骨干教师,教育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

杨小燕:七级职员,从事生物教学工作,县级生物骨干教师,获“优秀乡村教师”称号;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一篇.